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職業教育 濰坊職業學院 專業群建設引領教學改革服務區域發展 我國到“十四五”末技能人才 占就業人員的比例在30%以上 我省啟動新一輪中職專業 教學指導方案修訂開發工作 濟南市退役軍人搭上就業“直通車” 在創新創造之路上一路前行 從“小班班”到“老班”

第4版:職業教育
聚焦“雙減”這一年
職業教育
04
【職業院校優秀學生風采】

在創新創造之路上一路前行

——山東水利技師學院李富水由學生到教師的成長之路

□ 翟慎安 高光媛

今年5月,在山東水利技師學院一年一度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考核現場,一名自信從容地向學生強調考核流程和注意事項的學生考官尤其引人矚目。

他就是該校智能制造系學生李富水,負責無人機測繪操作員工種的認定考核。學生當考官,這份讓眾多師生都艷羨不已的榮譽,李富水已經歷了不止一次。

學校無人機興趣小組組建于2016年,旨在推動智能技術人才的培養。2017年,無人機應用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正式開設,對無人機早已產生濃厚興趣的李富水便全身心投入專業學習中。

“最開始的時候,我感覺無人機挺有意思的,不但可以在天上飛,而且可以拍照,甚至可以制作視頻,讓我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李富水說。就是這樣的初心為他插上了夢想之翼,讓他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2018年,潛心向學、愛好科研的李富水呈現給師生們一個驚喜:因生發對“不會倒的自行車是什么樣的”思考,經過不斷探索實驗,終于研發制作成功“不會倒的”平衡小車。這在奠定了雙軸無人機能夠成功飛起基礎的同時,也讓他在創新創造之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2021年以來,李富水與無人機興趣小組的成員在原有固定翼的基礎上,又制成了垂直起降固定翼和兩軸無人機兩種改良后的新機型。這兩種機型比起老式機型,起降更方便、續航時間更長、機身更輕便、操作更簡易。

“由于現在市面上成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價格普遍都是幾十萬元,自己買一架不現實,便萌生了做一架的想法。”李富水介紹說。想法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由于沒有合適的無人機配件,很多配件都需要自己設計、加工。這成為橫亙在李富水和興趣小組成員們面前的難題。

3個月的時間里,從機械裝配到電路連接,從飛機整體組裝到飛控程序調試,從軟件仿真飛行到實際室外飛行……李富水和同學們拆了又改,改了又裝。經過無數次的調試,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終于飛起來了。

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可不僅僅是學習如何操控無人機起落這么簡單。它涉及航模制作、組裝、測繪等多種理論知識,極大地考驗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

于是,隨著對無人機應用學習的深入,“致力成為一名無人機領域的專家”的念頭,在李富水的心中越發強烈。2019年,他把目標錨定了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多旋翼無人機教員證。要知道,當時,全國僅有1000多人執有此證。敢于與此對標,李富水的果敢勇氣之大和篤行信念之堅強可見一斑。

談及考證的過程,李富水用了一個字概括——“曬”。時值六七月份,驕陽似火,飛行訓練場上沒有樹蔭。每天從早曬到晚,他與烈日為伴,與無人機為伍。盡管如此,歷經4個月日復一日的訓練,他帶著擊敗孤寂與困苦錘煉出的自信,一舉考取多旋翼無人機教員證。

在學校以賽促學理念的指引下,李富水篤定目標,下決心要走出校門,力爭在省級以上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9年冬天,他進軍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首屆山東省無人機技術與應用競賽。因無人機訓練只能在室外,他每天早上6點就奔赴訓練場,直到凍得手沒有知覺時,才停下來暖暖手。指導教師張漢城看在眼里,疼愛與欣慰一并涌上心頭,堅定地為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他買了很多“暖寶寶”,讓他貼在身上取暖。最終,他在競賽中一舉斬獲一等獎。

2020年,在第二屆山東省無人機技術與應用競賽無人機裝調項目中,他再次獲得一等獎。

時到今日,李富水已多次作為指導教官,應邀對浙江臺州巡特警隊、山東省警察基地、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進行無人機培訓,均以高超的飛行技術和技能水平,贏得培訓單位的廣泛認可和點贊。今年7月,他再次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通過國家相關政策考核,考取編制并留校擔任無人機專業教師。

從興趣到職業,從選手到評委,從愛好者到教練,從學生到教師,李富水用5年的時間,一步一個腳印,從容完成了自己人生角色的華麗蝶變。

當下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回饋學校的培養與恩師的教誨,并且努力與其他同仁一起,為無人機專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的行業人才,讓學生以更高、更廣的視野飛出美麗新天地。

精心保養機器器材

指導學生進行無人機安裝和維修

指導學生進行無人機拍攝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