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新聞 打造一流人才發展環境和成長生態 “疫”線急先鋒 患者貼心人 學在深處 謀在細處 干在實處

第2版:新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新聞
02

“疫”線急先鋒 患者貼心人

——記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黨委委員、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賈新華

□ 特約通訊員 王文姮

“最近還感覺胸悶氣短嗎?咽喉還干癢嗎?”國慶節前夕,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黨委委員、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賈新華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病房查房,一邊診脈一邊問詢狀況,再細察舌苔,開出藥方。對每名住院患者,賈新華都很熟悉并耐心對待。

近年來,越來越多患者慕名來找賈新華看病,最多時一上午有50人掛號——這是他能接受的“上限”,經常要忙到下午一兩點鐘才能吃上午飯。

從醫23年來,賈新華一直不忘黨員初心,踐行醫者仁心,護佑生命之門。他總是愿意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尤其是充滿未知與危險的抗疫一線。

“若奔赴一線,必不論生死,無怨無悔!”2020年農歷大年初一,當很多人沉浸在春節的歡樂中時,賈新華和山東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一同寫下錚錚誓言,奔赴湖北。

“這是跟時間賽跑,是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賈新華到達黃岡駐地后,立即和當地指揮部負責人一起考察并反復討論,與醫療隊代表確定,抓緊改造進駐病區——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不分晝夜、連續作戰、攻堅克難,這樣的狀態成為賈新華當時的工作常態。

不到30個小時,賈新華帶領大家協助當地工程人員完成了“黃岡版小湯山”的改造,很多人感慨他們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實,對賈新華和同事們來說,白天與黑夜早已沒有了界限,使命必達是他們堅定的信念。

賈新華既是高年資醫生,又是管理者,這樣的優勢在援助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醫療中心是臨時投入使用,所以存在人員分工不明確、軟硬件設施缺乏、運行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為此,賈新華和大家商量,把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6S管理制度結合實際運用到醫療中心管理中。得益于這一方法,醫療中心開展救治工作有了有力保障。

緊張、焦慮成為前期收治到“黃岡版小湯山”患者的通病,為此,賈新華帶領團隊推行人性化醫療方案,主動安撫患者,開通“暖心熱線”。由于家屬無法前來探望,他主動加了很多患者家屬的微信,在查房時將患者的情況拍照發送給家屬,隨時溝通……救治率由此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近日公布的山東省入選建設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名單中,賈新華作為學科帶頭人申報的中醫傳染病學赫然在列。“中醫學是一門偉大的科學,但它不僅僅是一門科學,同時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些精髓。”面對越來越多對中醫藥事業感興趣、有志于從事中醫藥事業的青少年學生,賈新華語重心長地說,“在抗疫過程中形成的偉大抗疫精神,也體現了我們國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防控的理念,全民團結一致,舍生忘死,沖在一線,凝聚起了抗疫的合力。我們的醫學生更應該弘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學生。”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賈新華對今后的工作充滿期待。“我會盡職盡責履行好代表的職責和義務,一如既往地把偉大抗疫精神融入工作中,在臨床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把臨床工作做得更好。同時,我會鼓勵學生多臨床、多實踐,跟名師、學經典,更好地提高醫術,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他說。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