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要聞 山東省教育廳與山東大學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 青州十萬學生同上思政“同城大課堂” “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 山東職業教育“類型”跑道越來越寬廣 鄒平市 “雙減”工作“減”出真效果 日照市學前教育“鎮村一體化”

第1版:要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要聞
01

青州十萬學生同上思政“同城大課堂”

□ 通訊員 于化甜 孫文靜

“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只小小的紅船承載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這只小船是怎樣的船?它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程。”在青州市西苑小學的錄播教室內,思政課教師魏世青正在以“學紅船精神,做紅色少年”為題講述中共一大召開的故事。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發揮思政課的鑄魂育人作用,青州市委教育工委聯合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和全市中小學同上以“傳承紅色基因,喜迎黨的二十大”為主題的“同城大課堂”,10萬余名大中小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收聽收看。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思政課教師楊雪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題,從歷史、現實、世界三個維度,帶領學生進一步明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大局”的重要論述。

青州一中東校區教師王俊英以“砥礪奮進,再續華章——喜迎黨的二十大”為題,利用大量的史實資料和新時代10年的發展數據再現建黨百年征程的波瀾壯闊。

青州市王府街道五里學校思政課教師田小妮以“青春獻禮二十大,強國有我新征程”為題,通過開展“致敬楷模”“尋訪紅色基因”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縣域紅色資源,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遵循不同學段學生的成長需求和認知規律,大學階段由濰坊護理職業學院組織授課,高中、初中、小學階段組織集體備課后統一在青州智慧教育云平臺發布課程視頻,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選擇各自學段的視頻組織廣大師生集中學習并開展交流研討活動。

“‘同城大課堂’架起了一座山區學校和城區學校交流溝通的橋梁。為了共同擔起傳承紅色基因這一責任,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好紅色教育基地‘長秋堡壘村’,沿著先輩的紅色足跡,將紅色基因刻到學生的血液里,培養新一代接班人。” 廟子小學教師趙國衛說道。

近年來,青州市將上好新時代思政課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建立校內、校外思政“雙師”制度,培養校內思政教師768名,聘任校外思政導師198名,召開“紅色云課堂”等主題班(團)隊會1000余節,打造全方位思政育人新模式。遴選思政鑄魂育人基地10處,結合縣域內紅色教育資源開辟思政研學線路18條,組織學生到華東保育院舊址等教育基地,將校內德育活動與校外思政實踐相融合,構建全環境協同育人新格局,組織學生9萬余人次參加體驗式紅色研學旅行。特別是組建了大中小學思政育人一體化聯盟,組織開設“同城思政大課堂”,錄播思政精品課30余節,1名教師獲得山東省第二屆思政教學大賽特等獎,20余門思政“金課”受到濰坊市委教育工委表彰。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