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要聞 山東省教育廳與山東大學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 青州十萬學生同上思政“同城大課堂” “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 山東職業教育“類型”跑道越來越寬廣 鄒平市 “雙減”工作“減”出真效果 日照市學前教育“鎮村一體化”

第1版:要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要聞
01
【在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指引下】

山東職業教育“類型”跑道越來越寬廣

□ 廉德忠 李勝紅

隨著各高校研究生錄取工作的結束,青島電子學校2015級學生中有17人順利考取了研究生。薛至哲就是其中的一個。當年,他以中考普高線下50多分的成績進入中職;2018年參加春季高考,考入德州學院計算機學院;今年,考取了大連工業大學的研究生,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次“逆襲”。

“這是我以前不敢想的。”薛至哲喜出望外地說。而在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除直接就業的學生外,今年畢業的1680人中,331人升入本科院校,1229人被?茖W校錄取。他們將為實現“大國工匠”的夢想接續努力。

這一切,源于我省不斷深化職業“類型”教育的實踐和探索,為職業院校注入了蓬勃發展的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了多樣化人才支撐,為學生成功、成才拓展了寬廣的“新跑道”。

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有了“新通道”

“職業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是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特征的‘類型’教育,為有志于技能報國的青年學子開辟了‘新通道’。”青島電子學校校長崔西展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的指示要求,圍繞“類型教育”的規律、性質和培養目標、培養方式進行了創新探索。2012年,我省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當年安排本科招生計劃2600個。2013年,將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為“總開關”,職教高考本科計劃增加到5000個;隨后,多次增加,達1.2萬個。2020年,作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我省將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增加到1.5萬個。今年,職教高考本科計劃達1.8萬個。同時,自2001年開始,我省還開展了中職與高職貫通培養試點。目前,有試點專業點1203個,年招生規模達8.9萬人。2013年,啟動了中職與本科、高職與本科貫通培養試點,有試點專業點133個,年招生規模達6750人。42所普通本科高校招收職業學校學生;50所高職院校與28所普通本科高校合作育人,每年招生2萬余人。

隨之而來的是,中等職業教育也從原來單純的“以就業為導向”轉變為“就業與升學并重”,打通了中職生不能升學的“斷頭路”。至此,我省普通高考、職教高考“雙軌并行”的招生考試制度逐漸建立和完善起來。

像薛至哲一樣,一大批原本升學無望的職業學校學生有了依照興趣和稟賦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的意外和驚喜。

“真本事”教會學生“真本領”

今年暑假,濟南市工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17名專業課教師進入濟南瑪鋼集團,進行了為期2周的入企實踐。據該專業負責人劉忠介紹,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要求專業教師擔當起“教師”和“師傅”兩個角色,只有練好基本功,有了“真本事”,才能贏得教學“滿堂彩”。

自2009年起,我省就開始了“雙進”活動。專業教師“下車間”,到一線進行實境淬煉,掌握最新技術;技能大師進校園,傳授專業技能并繼續學習。近年來,通過校企深度融合,教師參與技術革新、技術進步的深度、廣度和創新度更加深入、寬泛。目前,全省職業院校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占比達60%。他們在支撐起專業教學的同時,也成為全省產業、企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力量。

與此同時,我省不斷改革完善職校教師招聘制度,對業界優秀人才采取直接考察方式,從會做的教師中選擇會講的,使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和技能大師走進職教校園。據統計,目前已有1117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通過“綠色通道”進入職業院校,有“真本事”的教師教會學生“真本領”成為職業學校的耀眼色彩。

東營職業學院石油裝備學院2020級學生秦立冉入校后,在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的精心指導下,多次獲得技能比武和創新大賽一等獎。他深有體會地說:“經過兩年的學習,我從最初迷茫和懵懂的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有目標、有理想的有志青年。我也有信心、有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

辦有標準的“類型”教育

這個暑假對相當多中職學校的干部、教師來說,是既忙碌又充實的。忙碌的是,他們要精心準備省級規范化、示范性及優質特色學校建設的待驗材料;充實的是,他們對不同類別的辦學標準、相關要求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忙并快樂著!”很多教師都這樣說。

怎樣辦好有標準的職業院校?怎樣培養“能適應”“德技兼備”的技術技能人才?

我省堅持在增強適應性上下功夫,做有標準、有質量的職業教育。面向產業分專業集群成立了23個省級行指委,瞄準產業變革和升級方向,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組建200個教學創新團隊,開發469個專業教學標準,推廣項目、案例、情境和模塊化教學。

同時,大力實施職教名校強校戰略,已建成65所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15所國家“雙高計劃”高職院校,分別列全國第一、二位。2019年起,我省實施了省級規范化、示范性及優質特色學校建設工程,投入330多億元建設296個中職品牌專業和208所省規范化、示范性及優質特色學校。2021年,又啟動了100所高水平中職學校和300個特色化專業建設。目前,各類學校的創建正在火熱進行中。

升學“有通道”,教師“有本事”,辦學“有標準”,我省職業教育的“類型”特色愈發凸顯,職業教育也成為青年學生技能報國的“熱門”選擇。

今年,全省中考有2.67萬名超過當地普高線的學生主動選擇中職教育,目前已有1.29萬名普高在校生轉入中職學校。在今年的招生中,高職院校招收的新生中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超過了本科資格線。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省內投放的5532個招生計劃全部一次滿額投檔,錄取本科資格線上考生3122人。青島市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本科學校“3+4”分段培養招生試點報名錄取率為55%,錄取分數線最高超出普高線26分。而全省職業院校的招生計劃全部一次性錄取“爆滿”,一大批“高分生”走進職業學校,踏上了“新跑道”,開啟了“新征程”。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