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新聞 教育部印發通知開展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 我省深入推進沿黃青少年研學實踐活動 我省教育系統關工委課后延時服務現場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我省教育系統關工委課后延時服務現場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威海市首個中小學法律援助工作站揭牌 濟南市2021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啟動 圖片新聞 我省兩所高校通過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濟南市市中區 倡導家校攜手 實施科學教養 濰坊市坊子區勞動教育案例入選教育部48項典型案例 萊州 “三三三”措施促“五項管理”落地落實 落實“減負”,教師應做“多面手”

第2版:新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新聞
02
【杏壇新語】

落實“減負”,教師應做“多面手”

□ 郝明艷

“雙減”之下,面對教育減負內、外形勢的變革和挑戰,教師必須切實轉變原有的育人觀念和思路,把握好“雙減”的方向盤,精準定位,做教育“雙減”服務的“多面手”。

教師要做“雙減”課堂教學的研究者。“雙減”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及問題的設計上做到簡練、精準和高效,在課堂上讓學生全面消化和吸收學科知識、提升能力。誠如葉瀾教授所言:“教育的過程如同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將學生的思維力、學習力、創造力誘導出來,將他們的生命感、價值感、責任感喚醒。教師要不斷研究、創造、優化,形成適應學生自身特點和全面發展獨特的教育方法,點燃學生智慧的思維火花。

教師要做“雙減”多邊互動的合作者。“雙減”課后作業實施包含3個項目的服務內容,即學習時刻、快樂時刻、閱讀時刻。這就要求教師成為有效的課后服務多邊互動的合作者。 “雙減”課后教育也是師生合作探索新知的過程。眾所周知,學生由于成長環境、身心發育、人際交往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潛能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學會“彈鋼琴”,努力做到師師合作、師生合作、師長(家長)合作、生生合作,家校攜手合作,才能讓“雙減”課后服務做到無縫有效對接,協同育人。

教師要做“雙減”服務的學習者。“雙減”課后服務需要更全面、更優質、更科學、更系統的教育指導者,這就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能力,將原來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改為以探求問題為主的導向性教學新模式。要想設計出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能力的優質課后作業服務體系,教師的再學習就必不可少。尤其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未來新教育時代的到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斷涌現,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做一個手不釋卷的學習者,才能緊跟時代的教育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適應當下教育“雙減”的需要,做“雙減”服務真正的引路人。

教師要做“雙減”服務自我解剖的反思者。“雙減”服務是回歸教育的本真,筑牢校園教學主陣地,引領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成為“立德樹人”這篇教育大文章的自我解剖者和深刻反思者。因為反思是對教師教學經驗的重組或重構,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教師只有勇于自我解剖,在反思過程中不斷提高師德修養,不斷總結利弊得失,強化業務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理論素養,在實踐中塑造自我、發展自我和超越自我,才能成為優秀的教育踐行者?傊,教師要修學儲能,擁有多把開啟學生心智的金鑰匙,才能為學生打開心智的大門,引領學生做更好的自己。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