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報數字報紙

山東教育報要聞 教育部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 2021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 第十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典禮舉行 我省加強學生作業統籌管理 圖片新聞 全省中小學教學教研改革推進視頻會議召開 深學篤行礪初心 擔當實干開新局 導  讀

第1版:要聞
聚焦“雙減”這一年
要聞
01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筆談】

深學篤行礪初心 擔當實干開新局

□ 聊城大學黨委書記 關延平

高校擔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重要使命。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既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選擇,又是筑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內在需求,更是推動高校改革發展的力量之源。聊城大學黨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偉大建黨精神強化政治引領,聚焦內涵發展提質量,貼近師生員工辦實事,服務經濟社會開新局,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把初心融于靈魂,夯實立德樹人的“基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聊城大學黨委狠抓理論學習和思想建設,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黨委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組織黨員干部赴聊城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師生深入企業開展“四個自信”教育,新建17個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精心打造“紅色文獻庫”,組織全校3萬余名師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開設“同城大課堂”,創辦“星火影院”,開展“星火筑夢”延安行和“紅星引領”長征行等一系列紅色研學社會實踐活動。依托“燈塔”教育平臺,組織黨員干部教師1500余人次接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培訓。新學期開學后,全校32個黨總支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新生入學教育、“三會一課”等活動載體,掀起深入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新熱潮。

把責任扛在肩上,破解高質量發展的“難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明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聊城大學黨委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四個服務”時代使命,將學校“十四五”發展置于國家區域重大戰略需求大勢中考量,召開了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推動內涵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的戰略主線,明確了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定位。在此基礎上,舉辦“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聊城大學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論壇”,強化了高質量內涵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積極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強化綜合改革頂層設計,制定績效工資改革、教學科研成果績效獎勵、“光岳學者”支持計劃等領域文件體系。著力強化高質量內涵建設,以獲得標志性成果和權威賽事大獎為牽引,狠抓管理、練好內功、挖潛增效,立德樹人成效顯著,聊大學子在山東省師范類高校學生從業技能大賽中斬獲57項獎勵,獲獎人數居全省第一位,獲獎層次創歷史新高;畜牧學教師團隊入選“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農學院榮獲“山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獲批國家社科和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量、立項質量、立項經費均創歷史新高。

把呼聲裝在心間,辦好師生關注的“盼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聊城大學黨委從最現實的需要出發,從最突出的事項抓起,確定400余項“我為師生辦實事”事項清單,目前已完成310余項。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完成學生浴室改造工程和圖書館、學生宿舍空調安裝工程,改善學習生活環境;建立“一對一”畢業生就業幫扶制度,開通生涯教育一體化平臺,精心舉辦230余場校園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3.5萬個,就業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5個二級學院考研率在50%以上;搭建“愛心啟航金”等關愛新生平臺,實現經濟困難新生資助全覆蓋。多措并舉為教職工辦實事、解難題,推進“數字聊大”“智慧聊大”建設,讓數據多跑路,讓教師少跑腿;加快產教融合樓和實驗實訓樓建設,優化實驗教學條件;推動西校老舊小區改造,校地共建附屬中小學,師生的歸屬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把需求看在眼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焦點”。學校黨委牢記“國之大者”,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緊抓科技創新“牛鼻子”,大力實施城校融合、校企融合工程,與浪潮集團、魯西集團等龍頭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和協同創新平臺,積極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對接融合。聚焦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選派58名教師參與51家企業科技創新,開展企業委托研發項目40項,承擔文旅類協同創新項目15項,校地企協同創新成果“籽棉異形纖維智能分選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利用高堿赤泥生產巖棉方法”經山東省科學院情報研究所認定為世界首創。聚焦服務鄉村振興,持續推進科技特派員工程和省級農業園區項目,開展“現代養殖場疫病防控”“生物安全技術研究”等協同創新項目,推進一批新技術、新品種向生產一線轉移。聚焦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圍繞運河文化、“非遺”傳承、紅色文化等領域深入開展研究與實踐,其中運河學研究院和北冰洋研究中心研究成果獲省委主要領導重要批示,切實把“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強勁動力。

錄入:超級管理員
放大 縮小 默認
山東教育社 | 在線投稿 | 關于本報
版權所有 山東教育社   ICP證:魯ICP備16007069號
聲明
亚洲一级视频